请在Chrome、Firefox等现代浏览器浏览本站。

出走的孩子终会回来,回顾阿里第一次在港上市始末

热点新闻 牛吧云播 评论

7年前,在争议中退市,而现在,轰轰烈烈的回归。阿里与香港的故事,始于12年前。那时的香港,还是资本的热土、亚洲金融中心,彼时的阿里正是港交所最引以为傲却又最难以束缚的孩子。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分拆B2B业务登陆港交所,一度发行价大涨300%,市

7年前,在争议中退市,而现在,轰轰烈烈的回归。阿里与香港的故事,始于12年前。那时的香港,还是资本的热土、亚洲金融中心,彼时的阿里正是港交所最引以为傲却又最难以束缚的“孩子”。

1.jpg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分拆B2B业务登陆港交所,一度发行价大涨300%,市盈率也超300倍,风头无两。不过,好景不长,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阿里股价破发且不断探底。最终,2012年阿里宣布以每股13.5港元(发行价)进行私有化,于当年6月黯然撤离港交所。5年平价私有化给香港股民留下无限骂声。

1.jpg

前奏与伏笔

 

2007年,那是全球金融风暴来袭之前,互联网最后的狂欢之年。

 

阿里拆分其盛极一时的B2B业务赴港交所上市,然而在随后短暂的5年之内,阿里密集地经历了资本热捧、股价暴跌、雅虎反目、私有化退市等一系列风波。

 

2007年,在7月28日下午举行的集团年会上,马云告诉员工:阿里B2B业务即将启动香港上市程序,这是马云首次公开谈论其上市计划。终于,继百度、腾讯之后,阿里也要上市了,只不过不是作为一个整体,而是其B2B业务被单独拆分出来上市。

 

为了确保B2B业务顺利上市,阿里一年前就已启动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从外企招兵买马,前脚刚完成管理层大换血;后脚便在开曼群岛注册新公司,重塑阿里组织架构,为拆分上市做好万全的准备。

 

为了加强自身的团队以适应新阶段的发展,阿里还陆续从百事、沃尔玛及毕马威引进了一批高管,任命战略学专家曾鸣博士为新的参谋长,以及任命了对金融和零售业富有经验的卫哲担当起了集团B2B业务的CEO。卫哲加入阿里之后,在坚持更好本土化的同时,也加快了阿里国家化和多业务的进展。

 

同时,2006年9月,阿里在开曼群岛新注册成立两家公司,其中一家作为上市主体,并100%控股另一家公司。新注册公司先后将阿里巴巴集团6家子公司收购至旗下,其中包括收购了B2B业务一部分核心资产的香港阿里巴巴控股公司。

 

阿里巴巴集团B2B业务的一部分核心资产以2.343亿元的价格被香港阿里巴巴收购,香港阿里巴巴成为经营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网站的营运公司。另一部分B2B资产则被杭州阿里巴巴仅以10万元的价格获得,杭州阿里巴巴成为经营阿里巴巴中国交易市场网站的营运公司。

 

一种业务,两分资产,两家公司运营。分拆上市的背后,是马云为了弱化雅虎、软银对阿里巴巴集团各公司业务约束力的精明考量。

 

马云曾对阿里巴巴集团架构模式的改变做出表态:阿里巴巴集团原来只有一个董事会,如果一个投资者的脑袋坏了,就全坏了,风险较大;分成5家各有独立董事会的公司,基本上摆脱了某一天被某家投资方控制的风险。

 

随之而来的是, 2006年末,阿里迎来了其成立以来最大的组织架构变动,集团成为控股公司,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雅虎、阿里软件分别为其全资子公司。

 

换血、重组、分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动作完成之后,紧接着,阿里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上市与造富

 

2007年11月6日,阿里旗下B2B业务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格13.5港元,代码1688。这是自Google上市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股IPO,募集资金规模近17亿美元。上市当天股价收涨35港币,较发行价格涨159%。上市次日股价就达历史高点40.4港元,较发行价涨了近300%。一时之间,阿里风光无限,成为港交所最为骄傲的“孩子”。

1.jpg

人头攒动的房间里,摄影师们不停地变换相机的角度,疯狂地按动快门,此起彼伏的闪光灯照亮了整个房间。马云快步走过,登上舞台,在欢呼和掌声中转过身面对着镜头,做出胜利的手势,闪光灯照在马云的脸上,他的笑容非常灿烂。

1.jpg

马云的身后是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报价板,阿里巴巴的股价显示在上面。IPO之后,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全球市值第五的互联网企业,而它仅仅是阿里商业帝国旗下众多的子公司之一。

 

交易大厅里,穿着红马甲的交易员坐在电脑前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正全力以赴地处理客户对阿里巴巴股票的订单。

 

阿里的股票迅速受到资本市场追捧,其股票开盘价30港元,较发行价13.5港元涨122%,收市报39.5元,比招股价高出近两倍。由于交易量实在太大,港交所电脑交易系统甚至一度出现网络堵塞。

 

几分钟之后,马云和高管们应邀到港交所的交易大厅参加上市仪式。马云站在交易所大厅中,四周都是忙碌的交易员,他走到麦克风前,用中文简单讲了几句客套话。

 

在等待了8年之后,阿里巴巴的造富神话与其创造的电子商务奇迹一样,令许多人兴奋不已。获得巨额财富的不仅包括阿里初创时期的“18罗汉”,还包括公司4900名员工,合计共持4.435亿股。

 

以发行价预计,上市后接近有1000名阿里员工将成为百万富翁,此前百度上市,创造了240位百万富翁,无疑,阿里的IPO成为当时互联网普及面最广的一次造富运动。

 

而马云推出的“亲朋好友”购股计划将惠及更多与阿里有关的人,市场推测,“亲朋好友”购股计划的规模将会在10亿美元左右。

 

造富效应不止于此。散户同样从阿里的IPO中捞到一笔,尽管配额只占发行总股数的25%,但散户认购申请依然踊跃异常,超额认购倍数达到257∶1,幸运儿们兴奋地看到他们买的股票第一天就涨了三倍。更令人热血沸腾的红利则在机构身上,能在阿里上市时分得一杯羹的机构都赚得盆满钵满。

 

危机与自救

 

狂热之后是无边的失落。冬天终于来了,对于寒冬,马云早有预料。

 

2008年,阿里B2B业务上市后首次公司年会,所有的员工挤在一个巨大的体育场里,现场歌舞升平、掌声雷动,观众们不断地欢呼鼓掌并齐声呼喊“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员工们能够感觉到阿里巴巴已经做好准备在国际舞台上大展拳脚。

 

然而在当晚表演和庆祝接近尾声的时候,马云登上体育场中央的圆形舞台向环坐在体育场里的员工们讲话。一向“离经叛道”的马云,这次发出的仍然是振聋发聩的声音。

 

“2008年将是艰难的一年。我们为什么选择去年上市?因为我们感觉到冬天就要到了,我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2008年,阿里巴巴会低调一些,为过冬做好准备。在寒冬当中,我们要记得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做笑到最后的人。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笑到最后。阿里已然为过冬做好了准备。”

 

寒冬真的到了。阿里股价开始下滑,2008年3月下降到IPO价格之下。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全面袭来,雷曼兄弟公司倒闭,阿里巴巴股价暴跌,在之后的一个月内跌破4元的票面价。

 

这个冬天虽然很冷,但阿里仍然处于暧冬。财报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阿里经常性经营自由现金流约为人民币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8%,较上季度增长48.5%,阿里巴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超过人民币61亿元,而且没有任何负债。

 

冬耕之后,守望春天的时候也快到了。尽管股价一再受到冲击,阿里仍在不断自救中挺过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甚至在危机之下迎来了新的机遇与转折。

 

马云意识到,他可以趁这种低迷时期来增加付费用户的忠诚度。他开始大幅减少用户的费用,他对卫哲说:“我们应该为用户负责。他们付5万元,我们返还3万元。”马云一直身体力行地贯彻着他所说的“客户第一”。

 

传统出口市场的大幅萎缩迫使中国商家不得不将重心转向国内消费者,越来越多曾经用于出口的商品将在国内销售。

 

淘宝的定位正好迎合了这一转变。时任淘宝网总裁陆兆禧评论道:“经济低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在网上寻找便宜商品,而另一些人则把开网店作为第二职业。”通过向商家售卖广告空间,帮他们向不断涌入的网购者推销商品,淘宝终于开始实质性赢利了。

 

一方面,推出的多项举措仍然难以挽救金融危机背景下B2B业务不振,股价持续低迷的颓势;另一方面,淘宝的强劲发展势头使其愈加成为阿里巴巴的重心业务,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的表现远远好于公司最初的B2B业务,一落一起,为后来阿里从港交所退市摘牌埋下了伏笔。

 

收购与夺权

 

一落一起仍是伏笔,与雅虎的控制权之争则加速了退市这一天的到来。

 

阿里和雅虎曾相偕过了很长一段蜜月期。但是2008年年初一出突如其来的事件让这一切戛然而止。

2008年1月31日,微软主动报价446亿美元意图收购雅虎,如果交易通过,微软将成为阿里最大的股东。历史一再证明,微软对所投资企业的介入力度要比雅虎大得多,是一个不好应付的合作伙伴。

 

时任雅虎CEO杨致远最终拒绝了微软的提议。微软的开价已经溢价70%,结果还是被雅虎高管拒绝了,雅虎的投资者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几个月后,全球金融危机咆哮而来,投资者要求他赶快下台。

 

如果说马云对微软收购雅虎无疾而终有任何轻松感的话,那这种感觉也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几个月后,杨致远宣布辞去雅虎CEO一职,卡罗尔·巴茨正式接替杨致远成为雅虎CEO。

 

巴茨跟杨致远在很多方面截然不同。杨致远待人彬彬有礼,性格温文尔雅,甚至显得有些过于恭顺。但巴茨则不同,作风强势,经常在会议上大爆粗口。

 

2009年3月,当马云和一些阿里高管访问位于桑尼维尔市的雅虎总部时,谈到淘宝业绩的迅猛增长,巴茨并没有向他们表示祝贺,而是大肆抨击阿里的管理削弱了雅虎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巴茨说:“反正我已经名声在外,那我就坦白说吧……我要你把雅虎的名字从那个网站上拿下来。”

 

马云后来跟记者说:“如果你没把自家生意做好,就别冲我发火。”两人的关系立刻就僵了。

卫哲则公开质疑阿里与雅虎的关系:“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没有业务协同作用或者技术的金融投资者呢?最大的变化在于,雅虎自己的搜索引擎技术已经很落后了。阿里巴巴与雅虎间合作关系存在的最大理由已经不复存在。”

 

更糟的还在后头。2010年9月,雅虎香港的总经理对外界宣称他们正在考虑吸引中国内地广告商到网站上投放广告。这意味着雅虎成了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立即回应,表示将重新评估与雅虎的关系。

双方的争端逐渐公开化,阿里回购雅虎股份的行动也是如此。

 

一个月之后,马云受邀在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有人问他,“你准备收购雅虎吗?”马云回答:“是的,我们非常感兴趣。”美国记者还就收购雅虎一事向马云求证,想了解马云是想全面收购雅虎还是只想回购雅虎在阿里巴巴集团中的股份。

 

对此,马云答道:“整个雅虎。雅虎中国已经是我们的了,不是吗?”“我们已经把它攥到口袋里了!”不过,最后他还是表示,关于收购雅虎,目前的情况仍很复杂,需要时间来解决。

 

只要巴茨在职一天,阿里和雅虎的关系就难以得到改善。直到2011年9月,巴茨被解雇,阿里收购雅虎的前景由此变得明朗。

 

又过了9个月的时间,2012年5月21日,收购协议终于被公之于众:阿里将付给雅虎71亿美元(63亿美元的现金和不超过8亿美元的优先股),用以回购雅虎所持阿里巴巴集团股份中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的20%。

 

净额结算后,雅虎得到了他们急需的税后42亿美元资金。阿里也承诺2015年之前再回购雅虎剩余股份的1\/4,或者允许雅虎在未来阿里巴巴集团IPO之时出售这些股份。雅虎与软银也同意将他们在阿里巴巴董事会上的投票权降至50%以下。马云和蔡崇信重新夺回了控制权。

 

退市与争议

 

随着凛冬的阴霾散去,阿里的股价逐步回到了发行价以上,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自上市以来便历经波折的阿里,终于迎来了新的春天之时,主角却告诉观众们说,他要离场了。

 

几乎与收购雅虎同步,阿里的另一项大动作也在紧张进行当中。2012年2月9日,阿里宣布旗下港股B2B上市公司停牌。半个月之后,马云通过邮件确认了B2B公司私有化退市的消息,并准备以每股港币13.5元的价格购买在外流通的股票。

 

商人无利不起早,对于这桩看似费力不讨好的生意,投资者们颇难理解,但更多的还是难以割舍的心痛。

马云用发行价回购,貌似不赚不赔,但考虑到港元贬值超过30%和四年的资金利息,扣除分红获利依旧超过了50%。阿里巴巴再找银行贷款,把这些股票买了回来,实际上没有花一分钱。这场波谲云诡的资本游戏,终以阿里成最大赢家收场,而这背后是无数曾经看好阿里股份、信奉马云为神、沉迷阿里的香港股民的惨痛代价。

 

13.5港元上市,13.5港元退市,分毫不差,转了一圈,一切又回到起点。而上市期间,随着股价的高开低走,绝大部分投资者亏损惨重,金钱没了,时间和机会也浪费掉了。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当年倾注了所有,却白白燃烧整个青春,梦醒时分才恍然发现阿里不过是徒有其表的“渣男”一枚,在一段难堪的纠葛之后,阿里只留给香港一道决绝而去的背影。

 

自此,阿里再也不是香港股民眼中的“神”,而是成了一名始乱终弃的“负心汉”。而阿里留给香港市场的,只剩下绵绵无绝期的“恨”。

 

马云还是站出来发话了,他把此时退市的举动比作“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修缮屋顶。”在马云看来,将阿里巴巴私有化,可让阿里免于承受拥有上市公司所需面临的压力,制定对客户最有利的长远规划;私有化要约也可为股东提供一次具吸引力的套现机会,而不必无限期等候公司完成转型。只有敢于放弃今天的成功,明天阿里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

 

不可逆的潮流

 

在港交所上市的5年,对于阿里而言,是激流涌动、跌宕起伏的5年,也是顺势而为、逆流而上的5年。

阿里B2B退市的结局,或可从其上市之时就提出的发展战略中窥知一二:协同最广泛的产业和社会力量,构建和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共同培育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B2B业务上市后,电子商务的形态及模式却出现了新的特征,参与的个人与企业数量急剧增加,类型逐渐多元化并且协同关联性越来越强。

 

B2B盛极而衰,淘宝的崛起,成了电子商务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为了顺应新的发展潮流,马云还在2009年提出了“大淘宝”战略,而“大淘宝”战略的成功将会给全世界带来一个全新的电子商务生态体系。

 

2012年6月20日,阿里B2B在港交所退市,并于2013年重新规划阿里巴巴整体再上市。上市到退市,退市之后再上市,开放的资本市场成了企业发展的强大推手,上市或退市则成了企业的策略手段之一。

 

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的仅为阿里巴巴B2B业务,如果要使整个阿里平台生态系统得到资本市场的推力,退市,然后重新出发,无疑是正确选择。

 

由于港交所不放开同股不同权政策,阿里不得不选择赴美上市,2014年9月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在美股5年,阿里巴巴已经不仅仅是当年那个B2B又或者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阿里手上还有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平台,还有菜鸟、有蚂蚁金服等豪华生态体系。

 

阿里带着自己的全家福重回港交所,熟悉的资本市场相信不会再给股民留下遗憾。(文章出处:老虎社区)

 

转载请保留当前地址:http://news.nb350.com/caijingzixun/3266.html

当前位置:牛吧云播 > 热点新闻 > 出走的孩子终会回来,回顾阿里第一次在港上市始末